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人工智能检测设备 视力达到0.5微米 智能制造产业市场前景

人工智能检测设备,视力达到0.5微米!

深圳一家手机工厂,工人们正在检测手机外观,仅手机中框就要检测88项,最小的瑕疵直径只有0.5微米,这就如同在足球场上寻找一粒大米。


(相关资料图)

眼力最好的质检员也要借助放大镜,2分20秒才能检测完一个手机中框。长时间盯看如此微小的缺陷,超过了人眼的极限。

现在,他们要等来一台视力超强的智能检测设备。

这台人工智能检测设备是由赵严公司研发的。设计制造一台人工智能检测设备,视力要达到微米级。赵严和团队专门研发了超高精度的工业相机,它的视力能达到0.5微米。与此同时他们开发了底层算法,给工业相机安装上一个聪慧的大脑,捕捉细微的缺陷。

仅一个圆弧区的检测,他们就研发了半年,增加了工业线扫描相机。六个工业相机,两台线扫描相机,如同鹰眼一般,瞬间扫过圆弧区所有的角落。仅仅5.5秒钟,它就完成了88项检测。

2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了《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这一计划明确,到2025年,我国智能检测装备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突破50种以上智能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专用软件,部分高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推动100个以上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应用,深化智能检测装备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钢铁、石化、纺织、医药等8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此外,还将培育30家以上智能检测装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10个以上产业领军创新团队。

工信部表示,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智能检测装备需求日益增加,新技术新产品竞相涌现,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但总体来看,我国智能检测装备产业仍存在技术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供给不足等问题。

因此,提升智能检测装备核心竞争力,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

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还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推进、总体态势持续向好。

数字化转型基础不断夯实,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平台、安全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成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汽车、石化、家电、医药等重点行业全面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近3万亿元,市场满足率超过50%。

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如何

制造业内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5G、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工业级无人机、可穿戴智能装备以及协同研发设计、数字工厂、智慧矿山、共享制造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零工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不断壮大。

近五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体系、实现路径和实践成果。

工信部推动建设5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近2800个,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形成,32个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7900万台(套)。

工信部培育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遴选381个试点示范项目,推动工业互联网日渐深入万企千园、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助力制造业、能源、矿业、电力等各大支柱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区域协同、行业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各地出台支持政策 260 余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推进模式,汽车、石化、家电、医药等重点行业全面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近 3 万亿元,市场满足率超过 50%。

通过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升 32%,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提升 2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 28%,运营成本平均下降 19%,产品不良率平均下降 24%。

智能制造产业市场前景

经过多年培育,我国智能制造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总体上看,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从初期的理念普及、试点示范阶段进入试点示范引领、供需两端发力、多方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通过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行动、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当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智能制造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深入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部分关键技术成果。自从“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以来,依托规模巨大、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平台,国内陆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业互联网厂商。

他们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当属行业标杆的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实现了制造企业端到端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普及率。

这些具备活跃创新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厂商,凭借工业机器人、新型感知元件、智能信息处理为代表的关键智能制造技术,为我国制造业迈向智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日前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智能制造“两步走”战略。

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智能制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